地层学杂志杂志社
 
/ / /
 
 
期刊名称:地层学杂志
主办单位:全国地层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
国内刊号:CN:32-1187/P
国际刊号:ISSN:0253-4959
出刊日期:季刊
期刊级别:
核心期刊 JST CSCD WJCI
(2021)复合影响因子:0.824
(2021)综合影响因子:0.692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
 
《地层学杂志》创刊于1966年,是地层学(含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年代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化学地层学、构造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旋回地层学、生态地层学及定量地层学等)及与其相关的地质学、沉积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古气候学研究的学术性期刊,主要刊载与上述学科有关的专门性论文、学术动态、报道、讨论、书刊和论文的评价、综述或译文,以及国内外工作方法和经验的介绍等。
《地层学杂志》是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地质学类核心期刊。入选地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
2012年以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科学文献评价中心联合发布了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估结果,《地层学杂志》连续7年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地层学杂志》被以下重要检索系统收录:《中国地质文摘》;英国《动物学记录》(ZR);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JST)...查看详情
 
/ 稿 / /
 
地层学杂志》是全国地层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共同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 及时刊载地层学及相关沉积岩石学和沉积环境、构造地质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古气候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和综述。本刊常设有主编约稿、研究综述、前沿评述、学术讨论、研究简讯和地层新知等栏目。
本刊采用《地层学杂志》网上投稿系统。首次使用该系统的作者,请进行注册,并牢记用户名和密码。登入系统后,请按照系统要求逐项填写, 并上传文稿。
1 常设栏目
主编约稿: 本刊主编约请国内外地层学各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撰写的特约专稿。
研究综述: 系统总结地层学及其相关领域某一研究方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学术论文: 全面报道地层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高水平科研成果。
前沿评述: 对国内外地层学最新重要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评述。
学术讨论: 对地层学及相关领域内具有争议性的学术议题展开讨论、评述或提出新观点。
地层新知: 报道国内新地层单位的命名或地层单位修订等地层相关信息。
研究简讯: 及时报道地层学相关的研究进展、动态和相关学术组织的重要活动等。
2 投稿要求
2.1 为适应期刊编辑出版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 专业论文一般要求包括如下部分:
(1) 文题: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 必要时可加副题名。
(2) 作者及单位: 多著者的执笔人或第一著者需标注于文稿首页脚注处, 脚注内要附上第一著者、执笔人或通信作者简介, 包括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及电子信箱。
(3) 摘要: 简明扼要地表述文章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文章核心内容, 一般在400字以内。
(4) 关键词: 4~6个, 按其重要性排序。
(5) 正文: 观点明确、文字精练、用语确切、资料及数据可靠、逻辑严密; 图、表名必须中英文对照。
(6) 参考文献: 采用“著者-出版年制”。
(7)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请在本刊官网下载论文模板, 按照相应体例调整文章格式后投稿。
文稿一般不超过3万字(含图表)。评述、简讯和讨论等短文不超过2000字。
2.2 全英文稿件需附中文的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及单位。
2.3 文字、符号使用规范、合法, 文中量和单位必须符合法定计量单位的要求, 外文字母、符号等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 脚注置于同页的页脚。
2.4 正文图、表须在文稿正文叙述后适当位置, 并标明中英文图题、表题, 图表宽度为8 cm或17 cm。插图要求线条均匀、色调均一, 使用线段比例尺, 图内文字与插图大小需协调, 一般用小5号或6号。本刊不单列图版, 所有图片均应制作成插图。复杂表格做图件处理。
2.5 参考文献格式: 采用“著者-出版年制”。
文内引用: 以时间排序; 引用相同第一作者相同年份的不同文献时, 以a, b, c等英文字母加以区分。
示例:根据米级旋回的叠加样式去识别五级准层序组, 从地层记录中提取米兰柯维奇旋回属性(梅冥相等, 2000; Strasser, 2006; 梅冥相, 2011b; Hinnov & Hilgen, 2012), 从而……
文后文献列表:先中文(包括日文汉字) (按作者姓氏的汉语拼音排序), 后西文、俄文、其他文字(按字母排序)。同第一作者相同年份的不同文献, 以a, b, c等英文字母加以区(与文中引用相对应)。
著者姓名: 须全部列出, 在西文文献中, 国内外所有作者, 他们的名字进行缩写时的规则保持一致, 保留“姓”全部字母(首字母大写), 只保留“名”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 省略缩写点)。期刊或专著名采用全称。示例如下:
[图书类] 冯增昭, 彭永民, 金振奎, 鲍志东. 2004. 中国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学位论文] 鲍正德. 2016. 云南昌宁—凤庆泥盆纪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 成都: 成都理工大学.
[析出文献] 董为. 2008. 鹿角形态演化综述//董为(主编). 第十一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33-150.
周怀玲. 1996. 广西泥盆纪生物礁//范嘉松(主编). 中国生物礁与油气. 北京: 海洋出版社, 88-116.
[期刊类] 陈旭, 戎嘉余, 樊隽轩, 詹仁斌, 张元动, 王志浩, 王宗哲, 李荣玉, 王怿, 米切尔, 哈帕尔. 2000a. 扬子区奥陶纪末赫南特亚阶的生物地层学研究. 地层学杂志, 24(3): 173-175.
陈旭, 戎嘉余, 张元动, 樊隽轩. 2000b. 奥陶纪年代地层学研究评述. 地层学杂志, 24(3): 18-26.
Munnecke A, Zhang Y D, Liu X, Cheng J F. 2011. Stable carbon isotope stratigraphy in the Ordovician of South China.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307: 17-43.
2.6 所有来稿须达到本刊投稿要求后方可送审。稿件经专家评审及编委会审定后决定录用与否。作者在向本刊编辑部(不包括私人)投稿之后, 如未收到退稿或其他通知, 即表明稿件正在评审中, 期间务请作者勿将同样或类似稿件再投其他刊物, 一经发现, 此类稿件将一律不予接受。
3 录用定稿
3.1 文稿录用后, 作者及时上传文中图片, 可接受格式包括jpg、pdf和tif等, 图片分辨率不低于600 dpi。
3.2 稿件一经录用, 本刊将及时在线出版, 配发DOI (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一个对象的数字标识符), 可作为正式出版物被引用。录用定稿一经发布, 论文题目、作者、机构名称和学术内容不得修改, 只可基于编辑规范进行少量文字的修改。
3.3 其他未明事宜, 或作者有特殊要求, 尽可向本刊提出, 编辑部将妥加处理。
点击在线投稿
 
/ / /
 
/ / /
 
 
/ / /
 
 
 
 

(c)2008-2018 聚期刊

 

本站产品最终解释权归JUQK.NET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